提供偏鄉「數位協助」改善社會及經濟生活

關於台灣社會的數位落差情形,本研究發現:台灣偏鄉與非偏鄉在網路使用上的差異,具體反映在資源擁有程度上,即非偏鄉較偏鄉而言,擁有較充足的上網資源。不過,資源擁有程度或許不是兩者最主要的差異,畢竟目前無線上網(特別是手機上網)已高度普及,偏鄉上網率也已達到一定的水準。相對地,兩者在使用內容上,某些面向更為明顯,包括:非偏鄉的民眾使用與工作及生活便利性相關服務的比例高於偏鄉。不過,在休閒娛樂方面的網路使用內容,偏鄉與非偏鄉則是沒有顯著差異。建議提供符合偏鄉民眾實際需要的上網資源,尤其是符合其日常或工作所需的網路應用內容,更需要持續不間斷的資源挹注,除了積極消除數位落差,提供平等的數位機會外,還需要透過網路資源來改變偏鄉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換言之,未來偏鄉地區網路服務的發展重點應該在於「數位協助」,即強調如何透過網路科技,來改善偏鄉地區民眾的社會及經濟生活,而不只是提供他們充足的上網資源。

COVID-19疫情的危機感有助於台灣數位轉型之發展

台灣企業對於網路虛擬化具有廣泛的接受度及興趣。特別在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深感未來疫情可能帶來的衝擊,因此未雨綢繆,試圖加速數位轉型並強化業務虛擬化的能力。換言之,現在應該是政府積極規畫並推動各級產業數位轉型的最佳時機,畢竟企業有高度意願配合轉型,加上台灣民眾大多對於新科技與新消費模式抱持開放的態度,顯示台灣社會對於數位轉型的接受度與未來企業的數位發展樂觀其成。整體而言,COVID-19雖然在國內疫情並未特別嚴重,但引發的危機感將有助於數位轉型的發展,不論政府或是企業都應該抓住這個發展契機。

主要網路業者整合鞏固市場地位
整合趨勢不必然限縮企業生存空間

目前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的確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大型企業在資源整合的效益之下更易茁壯。對於部分中小企業或是製造者而言,若與電商平台合作,因進入門檻不高,且可提供更多有效的商品曝光機會,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可有效增加商品的銷售量及普及性。對於民眾而言,則是增加接觸商品的機會,提供民眾選擇的多樣性及便利性。而中小企業該如何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建議注重自身產品的獨特性及提升產品價值,具有獨特性的商品不易被取代,產品價值的建立更可因此而鎖定客群。根據本研究訪談的初步結論認為,台灣網路業者整合有一定的界限,要如同跨國平台如Amazon那樣的規模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不過,整合的趨勢肯定存在,只是目前台灣網路業者的整合並不必然壓縮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甚至有助於具獨特性的中小企業發展。

注重辨識資訊真偽的能力
與提高資訊安全的顧慮

台灣民眾使用通訊服務的比率高達95.6%,使用社群媒體的比率亦高於八成,顯示民眾對於網路媒體接收訊息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今人們的知識與資訊來源已經愈來愈依賴於社群平台,除了造成深入與完整的思辨過程被忽略,各社群彼此原本同質性已高,社群平台再根據用戶的行為,量化篩選、推送其臆測用戶想看的資訊內容,長期潛移默化之下,促使許多人的資訊接收習慣與來源僅剩所謂的「同溫層」。再加上許多假訊息與假新聞的傳遞,往往因標題聳動而有高速的流傳性,如何教導民眾辨識資訊的真實與否變成當今政府的首要之務,以避免因不實的訊息付出更多的社會成本,更需提高民眾對於資訊安全的顧慮以及正確的辨識方式,提高自身使用網路的安全性。此外,民眾普遍擔心隱私權會因為網路使用受到侵害,對於民間企業甚至政府是否妥善使用及保存個人資訊抱持懷疑的態度。因此,政府及企業應該更積極地保護民眾個資,並且在個資蒐集的過程當中,降低民眾的疑慮,特別是不要過度蒐集不必要的資訊,除了更能保障資訊安全外,也更能提升民眾在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網路服務的意願。

TOP